旭珩资本董事长受邀中原开放发展论坛

2017-04-19

2017年3月29日上午,旭珩资本董事长、观念经济学创始人黄江南先生受邀参加第十一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并在开幕式暨中原开放发展论坛进行主题演讲。
第十一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开放、合作、创新、发展”为主题,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共同主办,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河南省商务厅等省直有关单位共同承办。联合国总部、教科文组织、绿色发展联盟等国际机构,英国、美国、马来西亚、智利、新加坡等60多个国家驻华外交使节,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嘉宾,境内外知名商协会负责人,中外知名企业高管和协办单位代表,共1500余人出席了大会。
   
演讲内容如下:
工业时代的本质是制造业生产时代,或者更大范围讲物质生产时代。但是到了今天,这个时代已经结束。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跨过工业社会后,现今已进入观念社会,通俗来讲,就是进入了智能社会。
    工业社会是提供和生产物质产品的社会。物质产品包括农业产品、制造业产品和矿业产品等具有物质形态的产品。然而根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当今世界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包括农业、矿业、制造业的物质产品生产占全世界总GDP的比例仅为30%左右,即,一半以上社会生产的产品和劳动,并不产生物质产品。然而,认为其余的部分属于服务业也是不正确的,这是经济学上的一个误区。非物质产品并不完全是服务,例如电影、软件、科研成果、数据等,这些并不属于服务,它们不具有物质形态,却具有产品形态。因此当今社会已经是以创造非物质产品为主的社会。经济活动和时代的重心,已经发生了变化,即工业社会已经过去,观念社会或者说智能社会已经到来。
 
1948年人类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是一个新的生产方式产生的标志,如同蒸汽机是开启工业时代的标志,计算机是人类进入智能生产时代的标志。如果将1950年作为一个节点,将1950年以前作为一个时代,由于智能生产方式的改变,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像工业社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进步,智能社会的发展则推动了工业生产进入飞速发展的轨道。例如,现在中国的服装产量达到每年三百亿件,相当于1950年以前中国社会所生产的所有服装总量;从智能生产来看,如今一年产生的数据量,比1950年以前全世界人类的累积数据还要多,如今一台手提电脑,即可容纳当年大英图书馆全部的资料数据。智能经济的发展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来说,在观念社会,经济生产从单一的物质产品生产发展为三种产品的生产:第一种产品是传统意义上的物质产品;第二种产品可称为智能产品或观念产品,观念产品是由智能劳动产生的,以观念形态存在而没有物质形态的产品,软件、电影就是观念形态产品的例子;第三种产品是复合产品,是那种即包含了物质形态又包念了观念形态的产品,例如奢侈品品牌服装,其设计和品牌属于观念形态,并在产品价值中占有绝大比例。
 
因而,如今的生产不再是单一的提供物质产品,而是提供三种不同的产品。在这种形势变化下,社会经济发生了以下的转变: 
 
一是产品的智能化观念化。 例如,北大农学院院长,美国科学院院士邓兴旺博士,通过基因技术研究出四种新型大米:热量高于一般大米的高热量大米,热量为一般大米的三分之一的低热量大米,将大米中的某种成份去掉,使得肾脏病病人也可以食用的大米,以及可以降低血脂的降血脂大米。再如,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罗伯斯,通过基因技术开发出一种可种植于某热带地区的农作物,当地人通过食用这种农作物可降低罹患当地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的风险。这些产品都是同时具有物质形态及观念形态的复合产品的例子。
 
二是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例如使用芯片测量土壤情况,芯片实时报告土壤变化,根据土壤情况制定科学的复合型化肥的配比,精准投放化肥,因而化肥的使用量更加合适,土地不易板结,作物生产良好,作物的产量也因此提高。又如装有新型传感系统的拖拉机,可以清楚统计了解拖拉机的耕地数据及情况。
 
三是社会的智能化。如居民使用的身份证芯片、智能交通,智能政务等。
 
四是消费的智能化。观众追看养生节目,就是消费者希望提高消费的智能。
 
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已从全面进入智能化时代。
 
生活在这样的观念社会,企业家们需要思考,企业的生产及发展方向是不是与之相符合。而谈到观念社会下的河南农业应该怎么发展以及将会怎么发展,首先需要认识到现在的农业面临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一是农产品不可被接受。农产品过量喷洒农药及瘦肉精等问题的大量存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不透明以及无法进行监控,使得我们的农产品经常不可被消费者接受;
 
问题二是农业生产现状不可被接受。中国农业绝大部分属于小规模经营,真正的好的科学技术是无法在小规模经营的几亩地上实现的,因此中国是世界上农产品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有些作物还达不到食用的标准,这样的农业难以维持下去。
 
问题三是农村问题。农民现今是中国最贫穷的阶层,大量农民的外流导致很多村成了无人村,并且形成土地荒,农村无法发展。
 
这三个问题的存在使得农村必须进行二次改革。而中国强大的地方就在于每次遇到困难,改革永远在路上,能够以改革解决问题。关于今天农村的改革,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是为实现农业生产的产业化,改变土地的小块经营方式,采用规模化经营,智能化生产,必须尝试组织以土地托管为主要方式的土地流转合作社。即土地依然属于承包家庭,但生产和经营托管给合作社。这样可以在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的情况下,实现规模化土地经营。
 
其次是组织农业生产服务平台。合作社一般是一村一社,这样的规模依然太小。在每个乡镇建立一个生产服务平台,平台是全乡各合作社的生产经营管家,在全乡范围内实现统耕,统种统灌,统植保,统收割,统销售,统土地整治等。所谓管家就是平台并不种地,而是代表合作社以更低的价格更高的质量采购各项生产物资,雇佣各种专业农业作业机队,把产品卖出好价钱。例如去年河南省推行土地深耕,河南省自身没有足够的拖拉机,于是从江苏省的农场调来一千台拖拉机以完成作业。也就是说,将来的专业化作业,可能是全省型的,可能是跨省型的。
 
同时,农村的二次改革,一定需要做到高度组织化,依靠高度组织化,大流通和金融才能够进入农业,大流通和金融是无法面对当今碎片化的个体土地经营的。通过高度组织化以及流通金融的进入,整个农村的生产流通和生活面貌,将会发生巨大改变。比如未来也许会出现很多大型的专业作业带(如大米小麦作业带),小型的专业乡和专业村(如专门制作干豆腐或作料的专业村)。小需求能够集中起来就是大生产,通过组织化,生产才能够达到专业化,农业产品才能丰富起来并且做到整个生产过程信息透明可知。
 
只要社会改革能够给农业提供高度的组织化社会化生产,农业和农村就将会开启一个暂新的面貌,这个新面貌将使农产品的供应无论品种还是质量都会大大丰富,农业的价值产出会大大提高,农村将充满了商机,企业家们切不可错过这一历史机遇。我们相信,从今年开始,中国将进入农村二次改革的新纪元。